0-3歲是人運動能力的快速發育期,嬰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是神經系統發育的一個重要標志。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從不隨意到隨意,從不準確到準確——初生兒對外界的動作反應是未分化的整體反應即全身性活動。開始時手眼不協調、全身用力、手不能準確抓到物品;逐漸可以摸到;再發展到手眼可協調、準確地抓到想要地東西。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大動作發展規律,通過了解大動作規律來及時判斷寶寶的先天神經系統的發育功能,從而早期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1)大動作發展的順序首先是抬頭,1個月以內的嬰兒俯臥時頭不能抬起,以后俯臥時逐漸可將頭抬起,到3個月時不僅頭可抬起,胸部也可以離開床面,用雙手可以支起頭胸部,離開床面45度角以上。
3~4個月開始翻身,先是由仰臥到側臥,約5個月可以從仰臥翻到俯臥位。
約6個月時可獨坐,7~8月開始學爬行。
2)爬行在嬰幼兒動作發展中非常重要——爬不僅可促進全身動作的協調發展,鍛煉肌力為直立行走打下基礎,而且孩子一旦會爬,他觀看物體的視角和視線就發生了根本改變,對正確地認識事物有利,另外,會爬即開始了身體的位移,增加空間的探索,這可使孩子較早地主動接近和認識事物,促進了認識能力的發展。
3)10個月的嬰兒可扶著站立, 1歲左右開始獨立行走。
4)嬰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有先天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有分娩過程中神經系統有無損害的影響,有營養是否充足的影響,還有環境條件的影響。我們要了解孩子運動發育的規律及影響因素,提供有利的條件,給予正確的早期教育訓練指導,促進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指導專家:唐洪麗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
【三媽媽育兒網獨*家①使用!】